第279章 乙字卷 殿试不走寻常路!_数风流人物
书荒啦文学网 > 数风流人物 > 第279章 乙字卷 殿试不走寻常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9章 乙字卷 殿试不走寻常路!

  第279章乙字卷殿试——不走寻常路!

  半个月时间对于考中进士的学子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无比美妙的假期。

  嗯,当然也有还要为殿试担心和奋斗,但实际上稍微有些经验和经历的都知道殿试就是靠临场发挥,看皇上圣意。

  过多的去苦读没太大意义,甚至可能因为过于紧张而导致自己发挥失常。

  像练国事、许獬、韩敬等几人已经憧憬三鼎甲,虽然这还面临着来自杨嗣昌、黄尊素、艾南星等闯入了会试前十等学子的挑战,但是这三鼎甲本身就不确定因素太多,全凭发挥和圣心独裁了。

  但像冯紫英、叶廷桂、范景文、郑崇俭、吴甡等人都还需要考虑能够搏入二甲之列。

  倒是方有度看得最开,拿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超常发挥取得了一个进士名头,还能奢望什么?

  “紫英,梦章,克繇,鹿友,大章,不是我说,如果不是必须要参加这场殿试,我都可以不去了,三甲同进士我非常满足了,晚点儿观政正好,我可以请一个宽松的假期回家成亲,老家那边家人估计也应该知道了这个好消息,都在庆贺了吧?”

  方有度气定神闲的模样,看得一干人也都是摇头微笑不已。

  无欲则刚,方有度半点没有心理包袱,可是自己几人却还不死心想要搏一把,自然就难以做到像这个家伙那样潇洒了。

  不过大家其实内心也很清楚,这殿试三甲排序其实和这个会试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异。

  毕竟大家实力都摆在那里,就算是有超水平发挥,哪也不过是个别人。

  一般说来,如果会试是三百名以后的进士,很难在殿试中闯入二甲。

  当然,这只能说一般常理下,几乎每一科都还是有那么两三个或者三五个异类会突破这种壁障,所以大家也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种另类。

  殿试是在奉天殿,冯紫英到了才知道这应该就是前世的太和殿,不过目前应该还是沿袭了前明的格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修,这里将是殿试的场所。

  按照大周惯例,是早上巳正开始发题考试,然后申正两刻交卷,时间大概在五个小时左右,午间会提供简单的饮食。

  应该说时间不算短了,毕竟这个殿试只有一道题,而且要求字数也不多,一般是在千字以内,但是要求文字精炼,论述言之有物,观点对策要不落窠臼。

  殿试考题既可以由内阁六部堂上官拟定交由皇帝选定,也可以由皇帝自行确定,前者较为普遍,但是后者也不少。

  连今科会试都是皇帝亲自拟定最后一道主题,不用说今科殿试就更是由皇上亲自出题了。

  不过会试虽然皇上亲自拟题,但是毕竟也要交由内阁审阅,避免出题太偏影响考生整体成绩,但是殿试却基本上不受此限制。

  因为能过会试的都基本上是整个大周的精英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出题,都应该能够应答,唯一就看考生的答案是否符合皇帝心意了。

  三百八十名学子并不按照会试名次列队,而是按照地域来进行排队,从两直开始,然后由北向南,混杂而成。

  冯紫英和范景文仍然走在一起,整个北直隶共考中进士二十九人,其中青檀书院只有范景文和冯紫英二人,相比之下像崇正、通惠和叠翠书院都有两三人,但在南直隶和河南的青檀进士就比较多了,像练国事、曹文衡、叶廷桂都是河南人,南直隶的青檀进士也不少,蔡懋德、方震孺、吴甡、方有度都是南直隶人。

  冯紫英一眼就看见了杨嗣昌和侯恂二人,杨嗣昌高中第四,侯恂也不差,高中十六,都可以算得上是一甲的有力竞争者。

  “文弱兄,若朴兄。”冯紫英主动上前打招呼,范景文也跟随其上。

  “紫英,梦章。”杨嗣昌和侯恂也是和冯紫英、范景文拱手一礼。

  经历了前年的士林盛会之后,青檀书院和崇正书院的学子相互之间熟悉了不少,尤其是其中拔尖者更是基本上都相互认识了,而两家书院中青檀书院名气固然是遥遥领先,但是崇正书院也一样稳步提升。

  原来与这两家书院并驾齐驱的通惠书院就明显被拉开了距离,与叠翠书院一并跌入了第二梯队序列。

  这也让青檀书院和崇正书院学子之间的关系改善不少,两院学子同时也开始有意识的把通惠书院和叠翠书院视为二流。

  寒暄了几句,便有礼部一位主事引导诸位进士开始分列进入。

  此时奉天殿内皇帝已经和文武百官各具公服站定,一干进士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一直被引导走入到殿前的红色平台上,嗯,就是所谓的丹墀内。

  然后所有学子在赞礼官的主持下行五拜三叩头礼,鸿胪寺官奏礼毕,鸣鞭,皇帝和百官退朝,军士们进来把桌子安排好,这下礼部官员才开始分发策题。

  众人跪受策题,各就试桌答卷对策。

  冯紫英还是第一次感受这种有些奇妙的场景,他甚至都没有看清楚永隆帝和三位阁老的模样,但是他却看到了齐永泰和乔应甲,不得不说这目光是专门往有用处钻。

  策题一下来,冯紫英就忍不住兴奋起来。

  “简论大周边患轻重缓急和应对之略”

  当看到这道题时,冯紫英就知道乔应甲所说的事情奏效了,顾秉谦绝对将锁院风波的关键“物证”送入了宫中,请永隆帝御览了。

  而这道题也绝对是永隆帝亲自出题,甚至没有经过内阁阁老和六部堂上官们的讨论便拍板了。

  在没有对太上皇的重大利益构成威胁引发太上皇疑虑和反弹之前,永隆帝的确可以在这些称得上是一些枝节问题上发挥自己乾坤独断的权力,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他的权力。

  恐怕谁都没有想到今科殿试题会如此之偏,在会试主题已经涉及到了军务这一块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殿试是不可能再继续往这个方向出题的。

  这是会试殿试出题的基本规则,像会试主题如果是财赋这一块的,那么殿试一般就会是农业水利或者漕务驿传,如果会试是农业,那么殿试就有可能是教化民生,总而言之基本不会重叠。

  但是,这位永隆帝是真的要不走寻常路啊。

  冯紫英甚至感觉到这一刻有几道目光都往自己这边瞄了一眼。

  不用问,肯定是那一晚那几位,现在连殿试题都部分押准方向了,这特么简直是神预言啊。

  不过冯紫英却知道,对他们几位来说,这道题只是占了几分先手,但未必他们就能如愿以偿。

  因为这道题的题眼在于“应对之略”四个字。

  轻重缓急最终也还是要落到应对之略上来。

  轻重缓急那一晚冯紫英都能和他们说了一个大概,基本上都能知晓了,但是应对之略,说实话,就连冯紫英之前也没有认真想过。

  因为他都从未想过会试殿试会出这么偏的题,这根本就不该是举子进士们该回答的问题,他不知道阁老和六部堂上官们有没有和皇帝陛下发生过争吵,但估计应该会有,却没有犟赢这位永隆帝。

  读了几十年书,从未接触朝务军务,寻常学子怎么可能知道和边患该如何应对?

  就算是冯紫英自己都没有太大把握。

  不过自己没太大把握,那么其他学子,除非是卫镇出身的学子而且还得要对边患军务有相当深刻的认知,甚至还需要对整个大周几方面的威胁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你才能在这个问题上胜出,而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东南沿海卫镇子弟也许对倭患威胁很了解,但对西北鞑靼人的威胁知晓多少?辽东镇的子弟知晓安南和洞武在哪里么?知晓土司与流官之间的矛盾么?

  根本不可能,就算是有个别人知晓,那又怎么样?自己又没想过要当三鼎甲,那太招人恨了,自己那点儿文字功底真要入了三鼎甲拿出来当程文,估计会被万千学子给骂死的。

  嗯,除了自己,冯紫英不无得意的想道,圆满,幸福,愉悦,冯紫英已经想不到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而且这是要求千字以内的简论,这也就意味着只需要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的论述,不需要具体阐释,这就可以避免漏出太多破绽,这正是冯紫英想要的。

  冯紫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破题,下笔,“心腹之患——辽东,……”

  “……,肘腋之患和平衡之术——鞑靼,……”

  “手足之患和利之所在——来自海上的威胁和机遇,……”

  “癣疥之疾亦可致命——土司流官之争不可小觑,……”

  从一下笔开始,无数想法念头便从脑海中不断涌出,这汇聚了前世自己在书籍、论坛、知乎、百度等各种网络上获得的嘴炮强者们的知识这个时候就可以精简之后发挥出来了。

  不求多么具体实用和可操作,但求观点新颖突破窠臼,皇帝陛下不就是要的这个么?

  连皇帝陛下都敢不走寻常路,自己为什么就不敢飚一波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lwx.com。书荒啦文学网手机版:https://m.shlw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